东南网1月3日报说念(报业集团记者 赵锦飞 萧镇平 通信员 杨奕 文/图)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布告在福建考试时强调,促进两岸文化一样,共同阐发中中文化,增进台湾本族的民族认可、文化认可、国度认可。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平庸凝合侨心。
男同av保生大帝信俗文化,起初于漳州白礁慈济宫,是福建四大信俗文化之一,亦然海峡两岸同根、同祖、同源的见证。
近日,第六届海峡两岸(漳州·白礁)保生大帝文化节在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慈济宫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巨匠学者、台商台胞和宫庙代表王人聚一堂,共同操心宋朝名医吴夲(音同“涛”),传承阐发慈济文化、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增进两岸本族的文化认可,让两岸本族心更近、情更浓。
慈济齐心,情融两岸。
2008年,保生大帝信俗被列入国度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性神情名录。面前,依托保生大帝习尚文化载体,漳州进一步拓展接头范围和运用边界,进一步施展保生大帝信俗维系两岸精神纽带的作用,深化闽台文化一样和医药产业融合,持续提高两岸民间一样的广度和深度,并尝试将保生大帝信俗与文旅交融,与传统中医药文化交融,酿成多元化的文旅发展情势,鼓动当地文旅产业交融发展。
悬壶问世 万世歌唱
从漳州市区动身,沿着324国说念往厦门主见行进,在厦漳接壤处的漳州台商投资区角好意思镇白礁村里,一座宽阔古朴的宫殿式寺院映入眼帘,这便是慈济祖宫,供奉的是宋代民间名医吴夲,即保生大帝。
据白礁慈济宫管委会研究庄重东说念主王贤清先容,慈济祖宫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颁诏,将民间为操心名医吴夲而修建的龙湫庵改建为五门三进二层阁楼宫殿式寺院,占大地积5000多平时米,建筑面积1915平时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层楼迭展,金碧辉映,汜博壮不雅,其结构集宋以来历代闽南建筑艺术之大成,如天安门城楼一样高尚魄力,故有“闽南故宫”之称。
吴夲,何许东说念主也?
据《漳州市志》纪录:“吴夲(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宋同安县积善里白礁村东说念主。”
据史志纪录,吴夲少时家贫,父母均因病而逝,其有痛于此,决心学医,为天地东说念主治病。其先学蛇医,救活不少被毒蛇咬伤者;后又遍访名医,提高医术水平。他云游名山古刹,广采草药,招揽药典精深,扩大治病范围。他邃晓方剂,擅长针灸,常在故土白礁一带行医,不计较报答,对勤快东说念主家分文不收。匹夫崇敬他的医术医德,称誉他为神医,有名远扬漳、泉一带。
宋明说念二年(1033年)和景祐元年(1034年),泉州和龙溪闹夭厉,吴夲上山采药,救活无数病东说念主。景祐三年(1036年),57岁的吴夲采药时,糟糕沉溺落崖受伤,于农历五月初二骤一火。匹夫闻讯极为哀恸,自愿在白礁村筑一座龙湫庵,奉祀他的神位。
据《漳州市志》纪录:吴夲身后,宋孝宗追封他为“慈济真东说念主”,明成祖追封为“万寿疲塌保生大帝”。民间俗称为“大路公”或“吴真东说念主”。
吴夲死字后,同安积善里(今漳州台商区角好意思镇)和龙溪青礁都营建了奉祀吴真东说念主的慈济宫。宋淳祐元年(1241年),天子下诏改庙为宫。白礁称“西宫”,青礁称“东宫”,现两座都被以为是祖庙,为海峡两岸繁密信众的圣地。1996年,两宫同期被国务院列为寰宇重心文物保护单元。
当今,白礁慈济宫内仍有宋、明、清历代的紫铜石狮、国母狮、祭坛献台石浮雕、朝天蟠龙柱等珍品,其中“国母狮”相传是宋仁宗母后为感谢吴夲辅助其乳疾而赐赠的。
“在寰宇,属于民间信仰的寺院中,肖似白礁慈济宫这么的寺院,不错说有数见不鲜,其中由后代君王下诏创建的属凤毛麟角。”漳州市文史学者陈忠杰说。
分香入台 始终如一
一代名医吴夲深受匹夫敬仰,其信众遍布海峡两岸。
据不透顶统计,当今台湾地区(含澎湖、金门)供奉保生大帝的寺院约300座,其中最多的是台南,有92座;其次则为高雄,有50座;嘉义县也有39座。
起初白礁慈济宫的保生大帝信俗,是怎么传入台湾的?
“跟着入台先民而传入台湾!”闽南文化接头巨匠、闽南师范大学老师段凌平说,台湾开拓初期,侨民遇到瘴疠为毒、缺医少药的阴毒环境,较之漳泉故里过犹不足,侨民要紧但愿从精神上获取保生大帝的救助,这种景象对保生大帝信仰在台湾的传播起到了呼风唤雨的作用。
据台湾学者卢嘉兴的考据,见诸文件纪录的台湾最早确立的保生大帝祠祀,应是营建于荷兰据台时期的台南县广储东里的大路公庙。据王必昌《重修台湾县志》载:“荷兰据台,与漳泉东说念主买卖时,已建庙广储东里矣!”该庙现位于台南县新化镇丰荣里洋子五六号,俗称“开台大路公”。郑生效还原台湾后,保生大帝信仰在台湾有较大的发展。王必昌提说念:“嗣是郑氏及诸将士皆漳泉东说念主,故庙祀真东说念主甚盛。”标明台湾初期的保生大帝祠祀,主要所以祖籍神崇拜的面庞出现的。
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即指出:“台多泉、漳东说念主,以其神医,建庙独盛。”
尔后,保生大帝信仰在台湾速即传播亚洲美图,相配是在入清后闽东说念主移台的几个迁移热潮中。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生效还原台湾时,很多白礁将士跟从东渡。自后,他们在当先登陆的台南学甲镇营建慈济宫。”陈忠杰说。
“气壮平天,万众同参学甲地;血浓于水,千秋不忘白礁乡。”白礁慈济宫管委会研究庄重东说念主王清发示意,台南学甲慈济宫是台湾保生大帝寺院的开基祖庙,影响力巨大,其宫门前镌刻的这副对子,解说了学甲慈济宫与白礁慈济宫的渊源研究,台南学甲慈济宫每年都会举行“上白礁”遥拜大陆白礁慈济宫谒祖行径,已持续300多年,体现了台湾本族对故国大陆同根、同源、同祖的高度认可。
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生日日,闽台两岸信众沿袭成习,王人聚白礁慈济祖宫举行广泛祭典典礼。参与祭典和晋香朝拜的信徒取之不尽,仅台湾乡亲前来挂香、谒祖的每年简约有80批上万东说念主次,成为闽台习尚文化一大特色。
频年来,漳州台商区以慈济文化为依托,紧扣福建省建筑两岸交融发展示范区条件,聚力打造全域交融样板区,奋勉建筑漳州创智新城、台海首善家园,有劲促进两岸一样融合。
2008年6月,“白礁保生大帝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第一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
海丝为媒 流播四海
向海而生,因海而兴。
算作东南沿海城市的漳州,自古以来,其先民就有向大海讨生涯的习惯,相配是漂洋过海到南洋讨生涯,是很多穷困东说念主更正侥幸营生的一种要紧妙技。
相配是明清时期,漳州月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要紧口岸后,很多闽南东说念主通过外洋买卖移居东南亚列国营生,白礁慈济宫面临九龙江,对岸便是月港。
“从唐宋以来,中国商东说念主就有下南洋做生意贩卖的传统,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19世纪以来,大都华东说念主南下到南洋假寓营生。这些华东说念主在南洋站稳脚跟后,渐渐确立我方原乡的宫庙,其中就有保生大帝宫庙。”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接头院院长刘云说,据不透顶统计,马来西亚以保生大帝为主神的宫庙有9座,以保生大帝为辅神的宫庙有50多座。
通过确立保生大帝宫庙,南洋华东说念主得以在当地重建文化传统以及多样信俗,这些保生大帝宫庙成为当地华东说念主的信仰中心。
通过了解宫庙的历史,南洋华东说念主信众省略获取原乡的部分文化学问,产生文化认可,从而酿成对中中文化的认可。这在一定进程上说明了中国民间信仰在外洋传播的影响力和要紧性。
保生大帝信俗起初于陆地,跟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向江河和海洋扩散,最终成为海洋文化的要紧构成部分。
“保生大帝信俗文化伴温暖见证了华东说念主与中中文化沿海上丝绸之路,逾越地舆与文化界限,在东南亚落地生根的历史,不仅彰显了东南沿海先民与海洋的紧密研究,更成为联接外洋华东说念主的文化桥梁,承载着华东说念主社区文化认可与社会凝合力。”世界保生大帝寺院集中会特约接头员王静怡说。
文旅交融 活态传承
“世上有流传,有这款一个东说念主,山顶采药,山脚练炉丹,救死扶伤救灾祸,伊的恩施万代传言……”在保生大帝文化节上,歌手陈伟腾唱起了我方作词作曲的闽南语《神医大路公》,让很多寰球引起共识。
在不久前的第三届“曲同调·两岸好声息”海峡两岸大型闽南语歌曲演唱大赛中,陈伟腾恰所以这首《神医大路公》获取“最好东说念主气奖”“赛事十二强”名称。尔后,这首歌在海峡两岸传唱开来。
这是当地以全新形式传承阐发保生大帝文化的一个缩影。
阐发中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鼓动文化和旅游深度交融发展,很多有识之士各有看法。相配是怎么让保生大帝信俗文化走进年青东说念主的心灵,成为暖热的焦点。
“是不是不错以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热点短视频平台为载体,通过图文、实拍短视频、动画、音频等形式,活泼展现保生大帝的生平功绩、医术医德以及被尊为医神的经过。”闽南文化接头会会员叶庆寅以为,要深入挖掘保生大帝的历史布景、纪录的传闻故事及在中医、民间信仰中的要紧地位。此外,还可邀请研究学者线上开展“讲古”讲座,训诫保生大帝的历史文化、信仰传承等,增多真义性。
“还不错交融当代科技妙技。”福建江夏学院打算与创意学院老师李伯民以为,AR(增强实践)、VR(假造实践)等当代科技妙技为传统文化养殖品的打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翻新机遇,这些本领不仅省略训诫居品的互动性和真义性,还能让销耗者在参与互动的经过中愈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魔力。
“传承保生大帝文化,翻新赋能发展。”日前,一场由台商投资区社会功绩不停局专揽的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微视频、文创居品、IP形象打算搜集行径正在热火朝天进行中,旨在实践保生大帝文化,深入挖掘保生大帝文化的内涵,再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保生大帝文化特色视频、创意商品、操心品、IP形象等,以此得志广大信众和旅客的需求。
漳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委员王叶青说,台商区领有特有的侨台文化资源上风,全区紧扣福建省建筑两岸交融发展示范区条件,助力漳州建筑世界闽南文化一样中心,聚力打造全域交融样板区,奋勉建筑漳州创智新城、台海首善家园。不时挖掘辖区内白礁慈济宫、林氏义庄、东好意思曾氏番仔楼、江东古桥、天一总局等五大国保单元蕴含的“仁义礼智信”五常精神,开展“五大国保”三年计较,通过经营完善基础配套,训诫整治,引入业态,局部景点串点联通龙佳生态温泉山庄、沙洲岛和花田好意思事景区等旅游资源,打造集温泉度假、文化不雅光、乡村农旅体验于一体的旅游道路居品。
听海
闽台同俗 梦思共圆
□刘益清
在大陆与宝岛台湾之间,是一派淡淡的海峡。
海峡两岸一家亲。相配是隔海相望的闽台两地,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不仅亲缘商缘重叠,何况同拥历史悠久的神缘。
1000多年来,坦护福建的诸神信仰,经闽东说念主东渡入台,也天然则然成为深植台湾大家内心的精神信仰。
保生大帝信俗,即是源于闽南、跨海入台、远播东南亚的民间信俗。
不啻于此。在海峡两岸,妈祖信俗、陈靖姑信俗、关帝信俗、净水祖师信俗、广泽尊王信俗、开漳圣祖信俗等,皆深入东说念主心、代代相传。
闽南文化接头巨匠、闽南师范大学老师段凌平说,近代台湾的大范围蛊卦,始于闽东说念主一批批入台。台湾开拓初期,侨民遇到瘴疠为毒、缺医少药的阴毒环境,较之漳泉故里过犹不足,侨民要紧但愿从精神上获取保生大帝的救助,这种景象对妈祖、陈靖姑、保生大帝、净水祖师等信仰在台湾的传播,起到了呼风唤雨的作用。
天地妈祖,瓣香起湄洲。
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三月廿三出身于福建莆田。她因能琢磨东说念主的祸福,且经常应验,在当地寰球中颇有影响。林默自幼智谋过东说念主,知悉天文、老练水性,且掌抓医术,乐于助东说念主。她在海上屡次救助遇险船只,深受渔民叹息。宋雍熙四年(987年),林默在一次海上赈济行径中糟糕受难,年仅二十八岁。她的离世让当地东说念主深感悼念,为了操心这位伟大的女性,乡亲们在湄洲岛上建起了第一座妈祖庙,即祖庙。
妈祖信仰起初于宋代,经过唐宋时期的文化互动和宗教发展,渐渐从场地神女演变为海神。妈祖信仰在宋、元、明、清历代得到官方的褒封和实践,从“夫东说念主”“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封号冉冉升级。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妈祖信俗被列为国度祭典,与陕西黄帝陵祭典、山东祭孔大典比肩中华三大祭典,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信俗类)。当今,全世界五大洲49个国度和地区共有上万座妈祖庙,信众数目超过3亿东说念主。有东说念主断言:世界上有华东说念主的场地,就有妈祖信众!
陈靖姑被称为“妇男儿童的保护伞”,公元767年出身在福州下渡,骤一火于公元791年,是玄门中的一位要紧女神,其祖庙为宁德古田县大桥镇的临水宫。陈靖姑信仰在福建、台湾等南边地区广为流传,以致在外洋华裔、华东说念主中也有着极高的崇敬。仅台湾崇临水陈夫东说念主的寺院就有200多座,配祀陈靖姑神像的寺庙也有3000多座,信众数百万东说念主。此外,全世界敬奉陈靖姑的顺天圣母宫不雅有5000多座,信众更是遍布全球多个国度和地区。
林默娘、陈靖姑和源于闽东的太姥娘娘,被誉为八闽民间三大女神,在台湾地区深受崇拜,千百年影响真切。
保生大帝、净水祖师和广泽尊王信仰,都源自闽南地区。海峡两岸共同信仰的这些神灵,死亡前皆是济世安邦、大善助东说念主、大爱度东说念主的超过东说念主物,为匹夫作出过要紧的孝敬。保生大帝、净水祖师和妈祖、陈靖姑还有一个共同的特色,便是生前为救百姓,不吝奉献我方的人命。他们的精神意境,可昭日月,感动感化无数的小东说念主俗子!
盈盈一水间,两岸共崇护佑过中华儿女的历代硬人和英灵。
永劫共海峡,每一朵浪花,都是两岸本族的心花,任风高帆远,终将一王人灵通。
中原儿女齐心,阐发中中娴雅之魂,共创更好的昔时。
风吹两岸,天地共情。神灵的明朗,凝合东说念主间的爱,汇注善的力量,为中华的修起,一王人发力。
大同天地,两岸相牵。有些许的故事,有些许的念思,有些许的因缘,足以在淡淡海峡间,化滚滚之水,成暖暖亲情。
2024完了。新的一年,沐阳而来;新的春光,踏浪而来。两岸的好意思好但愿,必将受庇于怜恤大爱的中华神灵,必将受益于中中娴雅的内在能源,必将在两岸本族的勠力促进下,扬帆向五洲,联袂赢天地!
总有一颗心灵,如天上星辰,映照两岸东说念主。
总有一种力量,让中原子女,共同奔昔时。
总有一种精神,让两岸本族,一王人圆梦思。
新的一年,新的但愿,新的能源,带给你我,新的人命,新的每一天!
白礁祖宫密致的剪瓷雕
保生大帝雕像
国母狮亚洲美图